疫情改變了很多事,包括媒體作業模式,娛樂城很多藝人在疫情結束後,也許不需要媒體了。
台灣的疫情從去年開始,到今年5月大爆發,演藝圈跟著國家社會脈動,全都按下了暫停鍵。大家本都以為這時間是短暫的,錄影、活動、記者會只是往後延,但可怕的是,慢慢發現後面路長暫時看不到盡頭。
當大家已慢慢習慣三級警戒已成常態,原本該上檔的戲仍要宣傳,說錯話的藝人仍想開記者會,於是,在疫情之前要租借場地,各別通知媒體到場的場子,都改成線上了,拜科技所賜,通訊軟體Google meet就能解決一切,藝人端坐電腦前,接受各家記者在家用電腦遠端視訊訪問,雖然沒有過去面對面讓攝影記者拍美麗照片,但,對只能選擇權宜方式的主辦方來說,還意外省下大筆場地費、梳化、服裝費用,也並非沒有好處。
電視台方面,陳美鳳和洪都拉斯、王彩樺為接檔戲民視「黃金歲月」,傅孟柏、姜典、項婕如為主演的LINE TV「愛的奧特萊斯」,三立「天之驕女」的星卉及各家電視台陸續上檔的戲,都用這樣模式接受各家媒體訪問,照片再由主辦單位提供,一樣完成任務。
大家都被關在家,之前流行CLUBHOUSE,娛樂城本來就有的臉書直播,到後來IG可以多人同框直播,加上不少藝人在疫情大爆發前已開始製播個人頻道,在這期間,「分眾化」被發揮到更淋漓盡致、遍地開花,而當藝人拉掉媒體這層中介,拆掉面具直接面對觀眾,已發展出另一種生態。
這樣說吧,IG直播比較像藝人「群體多人秀」,每到夜裡,各種藝人群播已變成常態,單純瞎扯到各種議題設定,而且完全無國界,像柯震東可以拉香港的房祖名進來,他跟全家到了美國照樣能開播,也有藝人聊著聊著,無心插柳變出新花樣,由海產、小祿、大天、大根和卓義峯聯合組成的「祿天海尼根」,從閒聊到玩出興趣,把每天直播當成專業節目來做,甚至寫腳本、設計廣告破口,還固定發來賓上節目。
臉書過去就有直播功能,娛樂城常被藝人拿來帶貨或業配用,現在藝人宅在家,也紛紛開播聊自己的生活大小事,跟IG比起來,算是風格明確的「個人秀」,像金鐘得主馬力歐,每晚7點準時吃播,幾碟小菜、數罐啤酒,用真心和觀眾交陪。Junior韓邦宜也開播跟大家談拍戲心得,演壞人、演打戲,套招底下真正的心情是什麼,而像這樣突然在疫情期間大量直播的藝人真不少。
無論IG或臉書直播,都讓觀眾粉絲更能深入了解這個藝人。
他們面對鏡頭時無需化妝、不必華服,而且毫不做作,像馬力歐邊吃喝邊聊,突然打了飽嗝,完全沒遮掩也沒在怕。像這樣也許長達2個小時的臉書直播,訪問他們的不是媒體,而是觀眾、讀者一則則發出的訊息,他們來者不拒、真誠回答,還親切喊你名字,這跟在記者會上被包裝過的形象全然不同。
更何況,過去的記者會經常是大堆頭式的,各個藝人擠在其中,也許只能說上幾句話,見報時經過記者消化後,只剩兩句文字,無法真實呈現這些人的柴米油鹽下只是一介凡人的真實面貌。而記者常有慣性,訪問的方式太過制式,選擇的都是又短又快又要吸睛的問題,但當他們直接跟觀眾交流,觀眾想知道、想問的,必然跟媒體不同。
很多藝人近來也瘋個人頻道製作YT節目,朱孝天專攻寵物、小綜弄廚房做菜訪談,何妤玟製作以愛情、婚姻主題節目,還有蕭薔、連靜雯等許多藝人,五花八門任君開門進去,這樣的方式跟IG、臉書直播又很大不同,它經過編排、剪接,是有腳本、而且投入成本去做的,妝髮、服裝、場地都由他們自己吸收,為了也是跟觀眾、粉絲更靠近,然後看能否從中找到新的業配商機。
我問過何妤玟,為何平時受訪時不聊離婚娛樂城,在YT裡卻大聊特聊?原來,她也有另一番思考,「因為我怕不熟的記者,會從幾句話中曲解我的意思,或是拿我上節目時的隻字片語拿來加工延伸,與其如此,不如自己開節目,可以暢所欲言,雖然經過剪接,但剪出來的,卻是我要的樣子。」
疫情改變了媒體和藝人之間的樣子,也改變觀眾和藝人之間的接觸模式,今後,藝人還是需要媒體,但手握這些能向觀眾直接面對面的各種管道,媒體就不再重要了。
很多年前,一個藝人要向觀眾宣布事情,是沒有其他管道的,娛樂城都得透過記者,所以記者在那個年代地位很重要,現在,想說什麼,開個直播,或在臉書丟幾個字,媒體自己會來追逐,有良心的,會打給藝人深入詳問再寫,敷衍些的,直接抄一抄就結束了,記者愈來愈像資料整理者,而不是新聞發掘者。
疫情之下,真的改變了很多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