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那時候(TMAH回收)研究開發都還沒有成功,我們就決定把土地退掉、娛樂城不做了。」三福化工董事長巫信弘回憶起2006年這段往事,他說,當時的三福化正準備投入化學原料生產,但思考在台灣生產不具優勢,公司經營方向決定轉個彎,投入化學品回收事業,因而放棄南科化學原料建廠計畫,「看來看去,還是覺得回收才是正道。」
TMAH: 四甲基氫氧化銨,屬強鹼之有機化合物,半導體製程與面板製程所使用的顯影劑主要成分。
當年的決定,奠定了三福化如今的強勁營運動能,截至今年前8個月,累積營收達到27.48億元,為三福化歷史次高紀錄。「我們有好幾個地方在成長。」巫信弘說的,是三福化回收事業將進入升級階段,以及越南海防廠已然準備就緒,發展特用化學品與特殊氣體,兩大獲利引擎準備點火。
五年磨一劍〉
完成技術研發導入客戶
回首化學品廢液回收事業築基的歷程,巫信弘聊起06年團隊原本聚焦發展顯影劑產品,「娛樂城因為光罩都會需要用顯影劑。」巫信弘看上的,是面板與半導體產業的硬需求,讓顯影劑的市場長期看漲,「找來找去,只有日本、美國有,我們決定要做這門生意。」
但在製程研發完成、逐步打入客戶的過程中,巫信弘卻有了新想法,「當時我們只做電解的部分,我們得從中國進原料。」於是,開始規畫興建化學工廠,自己生產原料。
然而,台灣環境、法規的差異,讓巫信弘意識到,要在台灣發展化學原料難度不小,特別是部分原料生產有著環境高汙染疑慮,反而是用回收方式取得原料更具優勢,幾經評估後,決定投入當時仍未受到重視的化學品廢液回收技術。
那時,巫信弘帶領公司團隊在全球繞了一圈,總算在丹麥找到能夠製造回收設備的廠商。巫信弘回憶,「找一個材質就要找很久,我們做了4、5年,有一陣子也想過放棄。」最終花了5年多的時間,終於完成TMAH回收技術研發,並於一一年導入客戶。
「客戶都很喜歡,因為他們要處理廢水非常麻煩。」近年ESG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意識抬頭,讓半導體、面板大廠對生態環境愈來愈重視,台積電、群創都找上三福化合作廢液回收,巫信弘說,「近3、4年來,客戶回收量愈來愈大。」
三福化工財務長謝銘智說明,這項一一年開始的業務,在6年後,也就是17年,回收量突破每月1千噸,如今已提升到每月超過1千5百噸,可望以每年20%的年成長繼續發展。
因應市場需求,三福化已在進行擴產,謝銘智表示,每年7千2百噸的處理量要逐步提升,明年第1期擴產5千噸,2期擴產完成後,年產能將增加1萬噸;也就是說,未來,三福化的總產能將倍增來到1萬7千2百噸。
當然,成長的過程中,也不是沒有挑戰,之於三福化而言,如何將回收提取的化學品純度再提升,正是現階段要面對的挑戰。
「我們還要把多種金屬再純化,做到半導體等級。」巫信弘說,半導體級化學品純度比面板產業所使用的高出10倍以上,「進入門檻很高,你要做非常細緻的過濾。」
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張致吉就指出,以先進製程往5奈米、3奈米發展來看,「化學品都要更濃更純,也會有更多的量需要處理。」TMAH與廢硫酸回收量只會繼續放大。
拚循環經濟〉
節省用水、回頭創價值
巫信弘透露,目前該技術研發已經完成,接下來就是要透過建廠去將服務推向市場,「客戶可節水、減少廢水處理費,還可回頭創造價值。」替客戶省錢又省事的服務,讓三福化回收事業成為毛利率最為豐碩的一塊。
「這個至少有(營收貢獻)10億元的機會。」巫信弘算起公司的未來,除了回收事業,預計年底前越南啟用的新廠,在化學品和氣體供應,未來存在5億元以上的商機,「其他像一氧化二氮等氣體也有1.5億元(的市場),我們現在做的一定會把營業額往上帶。」
巫信弘著眼的,是越南在太陽能產業的發展,「中國很多(太陽能業者)跑去做。」這也讓特用化學品的需求水漲船高,而三福化在當地發展的特殊氣體事業,巫信弘則笑說與過往公司歷史有關。
「(03年)公司拆分前是三福氣體,我們本身對氣體行業就很了解。」巫信弘以一氧化二氮這個俗稱「笑氣」的氣體為例,「它食品業會用、電子業也會用。」而三福化能以自家製程,生產出價格優於同業的高品質氣體,提供給客戶做使用。
接下來,巫信弘表示公司仍持續進行其他化學品的回收技術研發,「像是蝕刻液,我們也在想辦法做循環經濟。」如今站穩回收事業的成長,及布局越南市場的計畫,讓巫信弘有信心投入另一全新領域,發掘三福化的下一代商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