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、供應鏈之亂來襲 為何台灣經濟成長能創11年新高?

疫情、供應鏈之亂來襲 為何台灣經濟成長能創11年新高?

目錄

2021年台灣一度因疫情爆發,進入三級警戒,使內需消費大受衝擊,供應鏈紊亂的問題,也讓產業界傷透腦筋;但,即使考驗不斷,台灣經濟照樣繳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,據主計總處預估,2021全年,台灣經濟成長可達6.09%,創11年新高,且明年的預測值,也有4.15%,表現亮眼。

不只主計總處提出樂觀預測,英國智庫「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」(CEBR),也在本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,2021年,台灣國內生產毛額(GDP),在191個經濟體中,名列第22,預計明年會前進至21名,且可望於2026年,成為全球第20大經濟體。

企業加速轉型 展現台灣半導體、資通訊優勢
即使不確定因素接踵而至,但台灣經濟表現依舊穩健。對此,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認為,主因在於,台灣充分掌握了這次新冠肺炎疫情,帶來的2個機會。

第1個機會是企業加速轉型,高仙桂說,疫情下的零接觸商機,以及人工智慧(AI)、5G的創新應用,讓台灣在半導體、資通訊領域的優勢,完全展現,可謂「50年磨一劍」。

由科技部研究報告可得知,台灣IC產業自1966年開始,由後段的封裝製造切入,經過4分之1世紀歷練,期間產生了台積電、聯電等企業,帶動IC產業蓬勃發展,並透過晶圓代工模式,創造出異於他國的獨特業務型態。

根據工研院預估,2021年,台灣半導體產值將首度突破4兆元,年增26%,且估計明年仍有兩位數成長。CEBR報告亦稱,「具全球領先地位的半導體廠商,使台灣成為世界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」

供應鏈重組 讓「短鏈」取代「長鏈」
高仙桂表示,既有的半導體優勢,加上政府加速5G基礎建設、2022年5G專網專用頻段開放,「我們可以預期,智慧製造、智慧運輸、智慧醫療等5G、AIoT創新應用,會遍地開花。」

高仙桂認為,上述趨勢,將帶動台灣產業加速轉型,迎來另一波5G、AIoT商機。

至於第2個機會,則是供應鏈重組。高仙桂稱,疫情讓產業開始意識到,「供應鏈韌性」的重要性,「過去是哪裡便宜,哪裡生產,但現在發現,『短鏈』取代了『長鏈』,因此台商競相回台。」

高仙桂表示,截至2021年底,投資台灣3大方案,台商承諾的投資金額,已達1.6兆元,估計未來3年,還可帶動約9000億元投資。

「我們認為,民間投資和出口,2022年會持續暢旺,在民間消費,明年會轉趨復甦的情況下,我們非常有信心,台灣可以在今年(經濟成長)6%的高基期之下,明年還是能夠達到4%以上的成長。」高仙桂說。

高仙桂不諱言,疫情雖促成企業轉型的機會,同時也帶來許多挑戰,包括供應鏈紊亂、缺櫃、原物料價格上漲、變種病毒,以及企業面對「碳中和」的調適,都是對企業彈性和靈活度的考驗,也是對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的檢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