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,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心情?「沒人陪在身邊時,會覺得孤單。」「無法獲得別人認同時,就感到不安。」「周遭都沒有人了解我,內心彷彿破了個洞般空虛。」
《其實,我們都寂寞》一書作者認為,人會感到寂寞,是因為我們渴望被愛與關懷,也總想尋求別人的認同,因而無法自我肯定。她認為不應將情緒的主導權交給別人,而要用「以自我為中心」的想法與生活方式,放下依靠他人尋找存在感的執念,並透過獨處時的me time,聆聽內心的聲音。唯有做自己、理解自己、也享受自己,才能真正和「寂寞」道別!
每天為生活忙碌,讓我們沒時間深入思考自己的人生,或回顧過往,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過下去。匆忙過著每一天,驀然回神之際,你會不會有一瞬間,覺得寂寞如風竄進心頭,忽然因一陣孤獨而感到悲傷?
比如,你是不是曾在以下這些情境中覺得落莫惆悵?
雖然跟家人同住,但大家各過各的,我不會對他們傾吐心事,感覺自己好像一個人孤獨生活著。
不論怎麼跟父母溝通,他們都聽不進去,也不了解我。然而就算如此,我還是可悲又徒勞地迫切期待他們能懂我的心。
渴望與他人有心靈相通的對話,卻事與願違,這讓我覺得更沮喪。
沒有稱得上至交的知心好友,也沒有任何親近的人。很希望有個人能讓我在他面前完全敞開心房。
沒有人了解我,不管身在何處、跟誰在一起,或是身邊圍繞著很多人,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孤單,心裡彷彿有一個洞。
寂寞到不知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,也不知道如何填滿內心的空虛。
孤單是種狀態,寂寞是種心情
不想孤獨,卻又覺得和別人在一起很累
愈來愈多人覺得人際關係是件很麻煩的事。「跟別人講話很麻煩。」「跟別人在一起要顧慮好多,感覺好累。」可是,即使這樣抱怨,他們又無法獨處。
「跟別人相處很辛苦,但自己一個人卻又寂寞得不得了。」他們總是感慨地這麼說。
只要出了門,就會在意他人目光,行為處事變得小心翼翼,使情緒變得相當負面。在職場上又與人對立、反目、爭執。
如果生活中都是操心這些事,身心當然會很疲憊。
不願一個人,也不想有人陪的矛盾心態
在人際關係中,如果能和他人有正向交流,彼此親密友好,是最理想的狀態,例如能滿足以下期待的關係:
受傷時,對方能馬上安慰我。
寂寞時,對方會溫柔地陪在我身邊。
對方能讓我感受到幸福。
對這種關係的期待,也能讓人有正面的情緒。但現實跟想像並不會完全相同。
受傷時,別人就算給予安慰,但安慰方式若不如預期,我們或許會更受傷;寂寞時,別人前來陪伴,但我們可能又覺得對方很煩,根本不願被打擾,只想自己靜一靜,反倒因此感到煩躁。就算別人可能為我們帶來幸福,但看到對方一副自我陶醉的表情,搞不好會令我們覺得厭煩。就像這樣,想像世界和現實世界間往往有很大的落差。
當想像中的理想狀況實現時,自己應該會覺得幸福才是,但實際卻不然,而是避之唯恐不及的結果,反倒讓人更寂寞了。
這時候,你該如何自我拯救呢?
「愛自己」是最強大的正能量
尋求他人認同之前,先認同自己
我們每個人都有「愛自己」的渴求;同樣地,也會有「愛別人」、希望「被愛」,或是與他人「相愛」的期待,這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基本欲望。不論是對自己的愛,或對他人的愛,若少了其中一種,我們的心裡彷彿有個洞,感到空虛而茫然。
有很多人會想:「我能理解自己是否被愛與何謂寂寞,我也知道,如果懂得愛自己,一定可以擺脫寂寞。不過,我實在不知道,愛自己的具體方法到底是什麼?」
這時,不妨將「愛自己」這個概念換成「喜歡自己」,或是將「喜歡自己」換成信任自己。當然也可以把「信任自己」,替換成「自我肯定感」。換句話說,就是認同自己的感覺。
全心投入某件事所產生的正面感受,就是「愛自己」的狀態
我們的感受方式可分為正向及負面兩種,並藉此來衡量對自己的信任程度。
自我中心心理學之所以將「情緒、五感及感受方式」作為標準,也是因為這樣能具體知道「愛自己」的方式。
人的感受方式有無數種。感受力愈是細緻敏銳,感覺愈是無限多,體會到的層次也有高低不同。平常愈注意、愈專注於自己感受的方式,就能不斷提升它的精確度。當你體會到正向感受,這就是「愛的狀態」。
比方說,全心投入一件喜歡的事情時,若能專注於自己的感受,就可體會到發揮創意帶來的興奮感,或是好奇心得到滿足的喜悅,比如用餐時你運用五感享受食物的滋味,當下覺得滿足,這在自我中心心理學中就是「愛自己的狀態」。
同理,當我們放鬆身體感覺身心舒暢的時候;仰望天空,用全身去感受那片蔚藍,深呼吸的時候;去戶外慢跑,感受活動身體的愉快感、暢快感的時候,這些都可以說是愛自己的瞬間。
由此可知,只要全心投入,就能使內心充滿積極正面的能量,那就是愛自己的瞬間,也不會感到孤獨。